湖南文理学院:优化调整专业规划 提质赋能发展新局

湖南易班 · 易校园
发布时间:2025-10-14 | 点击量:7055

为主动对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,全面提升人才培养的适应性和贡献度,近年来,湖南文理学院系统谋划并全面启动了深化专业结构调整改革工作。此项改革是贯彻落实学校深化改革“三年攻坚行动”部署的关键举措,旨在通过系统性、分步式的优化调整,构建与区域主导产业和新兴战略产业发展高度契合的学科专业体系,为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加强劲的人才与智力支持。

精准施策,靶向发力。学校坚持分类施策,针对不同专业的发展现状与前景,多措并举推进改革。优化专业布局:持续加强五大应用型专业集群建设,增设区域产业发展急需紧缺的专业方向,果断对部分专业实施招生规模限制、停招乃至撤销。至2027年,学校本科专业总数将进一步控制在40个以内,整体优化调整比例高达57%。深化内涵建设:大力推进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,加强国家级、省级一流专业点及示范性特色学院的建设力度,推动现有专业的交叉融合与内涵改造重塑。重点实施“支撑主导产业专业集群建设计划”“产业急需紧缺专业增设计划”“专业限制停招撤销计划”及“专业内涵重塑计划”。健全评价机制:创新构建基于毕业生去向落实率(含对口就业率、本省就业率、本地就业率)、第一志愿录取率、新生报到率、学生申请转出率以及在校生规模、办学条件等多维度的专业动态监测与评价体系,建立科学的专业预警、限招、停招决策模型。夯实条件保障:学校从加强组织协调、开展人才需求预测、强化规划统筹、完善评价评估、防范化解风险等方面,为改革提供坚实保障。同时,高度重视师资队伍转型发展,通过强化教师培训、实施转岗分流、支持访学进修、组织新岗位培训等途径,有效提升教师适应新专业教育教学要求的能力。

稳步推进,实现目标。2025年,学校撤销专业5个、停招专业16个、新增产业发展急需专业1个,改造升级15个左右国家、省级一流专业点,招生专业数由2023年的67个下降到47个;2027年,将在进一步撤销1个专业、停招29个专业的同时,新增7个产业急需专业,完成剩余所有专业点的改造升级。届时,学校学科专业结构将实现整体优化,理工农医科专业占比以及招生规模调整到60%以上,“生物制造”“新能源新材料”“智能制造”等优势学科群基本成型,形成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的高质量人才培养新格局。

责编:刘剑峰

一审:刘剑峰

二审:梁媛

三审:曾高

来源:湖南教育融媒